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搜索

《‘五段品保’--全面質量管理》

 二維碼 394
發表時間:2018-04-12 15:09

《‘五段品保’--全面質量管理》

品質是設計出來的、品質是計劃出來的、品質是生產出來的、品質是檢驗出來的、品質是以客戶要求為依歸.

---向富士康學習制造業管理系統系列課程

【課程對象】:集團總經理、高管團隊、品保系統、工程及技術(PE、ME)、PMC(生管物控、資材、生產計劃)、\財\供\銷管理系統、生產制造系統等其他部門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。

【培訓時間】:1天(6H/天)

【培訓老師】:沈懷金 老師

【課前\課中\課后預備信息】:見附件《沈老師-咨詢式培訓調研信息問卷》


【課程背景Background】

產品品質決定一個企業的尊嚴,而品質管控環節是整體管理問題的歸結點,只有“來料、制程、入庫、出貨”等一系列檢驗標準健全的情況下,才能控制品質事故。品質問題“靠經驗保障、靠人堵”等都是不靠譜的。

“計劃集約化、研發體系化、作業標準化、檢驗常態化”是讓產品從立項開始,經初期、中期、后期,直至完成整個流程,形成一個完整的SOP標準作業程序的支持系統,真正高效實現企業管理的核心目標:讓做出來的產品合格\按期\按量的交付客戶,生產一個產品和生產一批產品的品質是完全一直的,這個過程就是各技術人員、生產作業人員、管理人員的基本職責,也是他們價值的核心體現,更是企業發展的最根本基石。

“五段品保”為富士康科技集團核心品質管理策略,如何深入理解和認識,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而導入將是本課程的講解重點。

本課程使用大量企業現場管理案例,告訴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實施工藝管理及管理技術快速提升。

【課程收益】

1)領導層面:公司戰略實現有基礎保障,而不是空談誤“企”。

2)員工層面:樹立榜樣,復制經驗、表彰先進,激勵團隊;讓企業每個人都為企業發展奉獻智慧,最大限度利用企業現有人力資源,來實現員工成長、企業成功,真正做到以人為本。

3)競爭層面:全面滿足客戶需求,幫助企業贏得更多客戶支持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勝不輸,持續保持有利地位。

4)文化層面:通過過程管控和用數據做管理,不斷提升企業業績;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內耗,形成公平公正開放的文化氛圍,讓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。

5)課程目標:

掌握企業精細化管理模型

為何實施標準化作業 & 標準化與品質的關系

標準化作業定義

標準化作業下工藝人員的職責與要求

標準化常用工具和方法。

標準化作業工藝流的實現步驟。

五段品保: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--- ‘新產品研發機制’;品質是計劃出來的 --- ‘PMC排產規劃機制’;品質是生產出來的 --- ‘標準化作業機制’;品質是檢驗出來的 --- ‘品質控制機制’;品質是以客戶要求為依歸 ---’品質識別機制’

管理系統“方法論”匯編

管理咨詢項目“經驗”分享

基于以上全過程,沈老師與客戶學員共同探討、剖析,并結合多年管理咨詢項目經驗深入講述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導入方法,切實幫助企業找到系統性解決方案、提升管理業績。

【課程大綱 Outline】

第一講  經濟結構的轉變

1.經濟全球化,帶來了商機,也帶了很多新的挑戰....

2.德國工業4.0的形成、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成就...

3.全員消費支付體系的轉變,資本運作、生態系統...

4.商業模式\行業領軍人物,不斷創新與起伏...

5.大數據云計算領域的驚人突破...

第二講  中國企業管理的現狀(人的現狀、事的現狀、物的現狀)

表面現狀-管理現狀怪圈

人的現狀、事的現狀、物的現狀

3. 先進的管理體系在中國遇到的尷尬

1.上了ISO——沒用!       2.上了ERP——癱瘓!

3.高薪請人——傷心!       4.管理變革——動蕩!

5.精益生產——無效!       6.推行5S ——形式!.......

             OR

       7.上了ISO+上了ERP+高薪請人+管理變革+精益生產+推行5S+心態感恩式管理+無休止的培訓=感覺好像缺了什么?連不起來,零散、報表一大堆,有用數據很少、效率仍然不能提升!

4.我們應該相信科學,企業管理的科學是什么?企業案例(學優點)

  【德國工業4.0下的工人素質】

  【案例1 富士康的布局與競爭優勢,成本、品質、交期

  【海爾2  管理動作和收益特色】......

  【我們該如何行動?我們的使命、我們的戰略】

第三講 企業供應鏈價值--生產制造型系統關系

1.優秀制造企業的表現

2.企業效益的三大來源

3.生產企業的三大流

4.生產企業的重心是生產,生產的重心是計劃,計劃的重心是什么?

5.生產構成的5大基本要素詮釋及關系

6.生產制造業網狀結構圖

7.績效考核的根本是什么?

8.五段品保:品質是設計出來的;品質是計劃出來的;品質是生產出來的;品質是檢驗出來的;品質是以客戶要求為依歸!

第四講 品質管理基礎 --- ‘機制’應用

.物料\成品信息統一

倉庫機制

.物料需求機制

.數據看板與異常快速反應

5).巡視機制

6).案例分析機制

7).提案改善與培訓學習機制(建立企業內部造血功能)

8).績效考核機制

第五講 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--- ‘產品研發機制’

.物料清單BOM

企業BOM清單庫建立標準;

2).標準工時UPH 產線開班工時與單品小時內產量標準測算;

3).工藝路線:工藝文件基礎和作業指導書(SOP)\標準檢驗規范(SIP)的前提;

4).品質是以客戶要求為依歸。

第六講 品質是計劃出來的 --- ‘PMC機制’統一指揮系統PMC建立與工作優化

PMC基礎

   PMC\生管物控\資材的定義、功能、價值分析

PMC定位與職責范圍

PMC技能

2.PMC提升--六日工作法:

工作計劃靠什么達成?月度由周、周由日,每日怎么辦?    

日計劃、 日備料、日協調、日稽核、日考核、日攻關

六日工作法的應用案例

PMC排產工具--MRP&APS

物料清單(BOM)

標準工時

物料需求計劃(MRP)

高級計劃排產(APS)

   4.PMC現場工具--數據看板

看板的分類;

數據看板是什么?數據看板的管理原理與作用

生產計劃如何保證達成?

生產計劃按分段控制法(空間、過程、人頭、時間)分解?

數據看板制作要素

數據看板的數據如何統計、異常記錄

數據看板的應用案例

PMC現場工具--異常快速處理與案例分析:

基于生產計劃排產與執行四大原理

數據看板

異常的聯動處理程序建立

案例分析會

異常快速處理的應用案例

PMC效能工具--數據績效考核:

績效考核的弊端: ”發表、打分、扣錢“的副作用,如何改善這一現象?

數據績效考核:基于生產過程中和目標拉動

生產數據: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如何產生,產生的數據是否能代表生產一線現狀

業績考核模式:月計劃、日考核、周問責、月兌現、年評級、完全公開

【數據績效考核的應用案例】

第七講 品質是生產出來的 --- ‘標準化機制’

   標準化機制 標準化=文件化+動作化+數據化

1).基于2/8原則,導入“起草、檢討、定稿、發行、培訓考試、試運行、正式運行”等步驟;

2).管理系統標準化:制度、流程、表單等的編寫規范與導入要領;

3).生產系統標準化:標準作業程序(SOP)、工藝指導書、設備操作規程等編寫規范與導入要領;

4).標準化學習研討會:落實標準,形成標準化的措施。

5).ME機制導入。

第八講 品質是檢驗出來的 --- ‘品質保證機制’

1).品保系統構建(IQC\IPQC\FQC\OQC\QA\QE等職責區分)

2).標準檢驗規范(SIP)導入

3).單點課程(OPL)導入

4).稽核機制

4.1.PK機制(基于”分段控制法的空間、人頭分段“進行管理責任的PK)

4.2.獎捐機制(獎懲機制建立)

4.3.責任索賠機制(企業管理中的“紅線”,越過“紅線”承擔賠償)

4.4.問責機制(基于管理過程中的“案例、先進、后進、成效等”的當眾問責)

第九講 標準作業指導書SOP & 檢驗標準化作業文件SIP的內容

1.標準化作業文件

1).如何做標準化作業

2).制作SOP

3.原則:

A.清晰、易懂、明確

B.SOP的標準格式

C.流程圖

D.SOP的標準格式

E.相關文件和參考資料

F.異常的處理

2.標準作業程序SOP文件的內容

1)產品名稱

2)作業名稱  

3) 質量要求

4) 作業段別  位于那一工段

5) 作業人數

6) 作業時間

7)本作業安全守則

8)作業內容: 標示此工作站的工作項目及順序

9)注意事項:標明每項工作項目的內容與要求。

10)圖示:以繪圖或照相的方式說明工作內容與注意事相.
11)使用工具:標明此工作站所需使用到的工具,儀器與工具的設定條件。
12)使用之零件:此工程站所需使用到的零件,須標明零件料號、規格、工程位置、用量。
13)變更記事: 記錄此項作業變更的事項與原因
14)版本: 用以管控此項工作的指導書

15)檢查的標準

3.標準檢驗規范SIP的內容:

1)檢查項目

2)檢查方法

3)檢查程序

4)批量、樣本數、合格判定個數的規定

5)抽樣方法

6)判定標準

7)投訴方式

8)不良品處置方法

9)實施檢查時注意事項

第十講 管理系統提升--“方法論”

三要素法:

標準:人、事、時,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,做到怎么樣,標準如何?

制約:誰檢查、誰監督,按什么方式檢查和監督?

責任:做到了得到什么,做不到怎么辦,不制約怎么辦?

分段控制法

控制原理: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如何打造在“時間、空間、過程、人頭”等環節的分段管理與控制;

控制論述:劃小管理單元落實責任

限制選擇法

控制原理:管理過程的“多選一”,統一行動方法。

控制論述:找出最好的方法鎖定執行

稽核控制法

控制原理:先他律再自律,形成習慣

    控制論述:稽核是個框,內容往里面裝;先有形式,后有內容,先改習性,后出業績

數據流動法

    控制原理:數據怎么來?怎么流轉,怎么審核,怎么提交,做什么用?

    控制論述:數據是條鏈,環環要相連,表單循環流動,業績自然體現

橫向控制法

    控制原理:五重制約“橫向制約、組織制約、標準制約、稽核制約、數據制約”

    控制論述:自律的養成,橫向分權,相互監督;五重制約的關系與應用技巧

第十一講 管理系統效率---管理咨詢項目--經驗匯總

1.效率=標準化 + 系統化

2.標準化=文件化 + 動作化 + 數據化

3.文件化=標準 + 制約 + 責任

1).標準: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;

2).制約:誰監督,按什么頻率和標準監督;

3).責任:做到了、做好了得到什么,不做、做不好怎么辦?

4.動作化=文件化 × 驅動 × 執行

1).他律驅動:稽核控制法

2).自律驅動:橫向制約法

   3).執行力不等于“我要執行、我們要執行....”,而等于執行率=規定方法×他律驅動×自律驅動

5.數據化=效率的結果

1).數據=標準動作的記錄

2).數據鏈=記錄、統計、審批、審批、提交

3).數據效率=數據鏈+分析+改善

6.系統化=標準化+信息化+機制

1).信息化=標準化+工具(計算機軟件)

2).機制=主要規則+薪酬+績效

3).主要規則=生產規則+管理規則+賠償規則+培訓規則

4).薪酬=崗位分析+級別系統+薪酬結構

5).績效=晉升體系+目標體系+過程指標

第十二講 品質管理提升執行落地

革除執行的四大陋習

潛能與顯能 --- 品質問題完全可以杜絕,企業不會存在品質問題

持續與管理

4.  輔導總結(方法、工具輔導總結)

(培訓課綱順序和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)



當前時間